BOD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于水中的可生化降解有機物所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數量。BOD快速測定儀能夠快速、準確地測定水樣中的BOD值,為水質評價和污水處理工藝的優化提供重要依據。然而,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環境因素的影響以及儀器自身元件的老化,測定儀的測量性能可能會發生變化。因此,定期對BOD快速測定儀進行校驗,是保證其測量結果準確可靠、滿足實際應用需求的重要措施。 一、校驗前準備工作 1、人員準備:校驗工作應由經過專業培訓、熟悉BOD快速測定儀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人員進行。操作人員需具備相關的環境監測或儀器分析知識,了解校驗的流程和標準,能夠準確判斷校驗結果是否符合要求。 2、儀器與設備準備 (1)待校驗儀器:確保BOD快速測定儀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外觀無損壞,各部件連接牢固。提前對儀器進行預熱,使其達到穩定的工作溫度。 (2)標準物質:準備與儀器測量范圍相適應的標準溶液,如葡萄糖 - 谷氨酸標準溶液。標準溶液應具有有效的溯源證書,且在有效期內使用。標準溶液的濃度應覆蓋儀器的常用測量范圍,以便全面檢驗儀器的線性度和準確性。 (3)輔助設備:準備移液管、容量瓶、比色皿等玻璃器皿,這些器皿應經過校準,確保其準確性和精度。同時,準備好溫度計、濕度計等環境監測設備,用于記錄校驗過程中的環境條件。 3、環境準備:將校驗環境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一般來說,校驗溫度應在20 - 25℃之間,相對濕度應不大于80%。避免在強電磁干擾、陽光直射或有強烈振動的環境中進行校驗,以免影響校驗結果的準確性。 二、校驗項目與方法 1、外觀與功能檢查 (1)外觀檢查:檢查儀器的外殼是否有破損、變形、劃痕等情況,顯示屏是否清晰、無損壞,按鍵是否靈敏、無卡頓現象。檢查儀器的接口部分,如電源接口、數據傳輸接口等,是否連接正常、無松動。 (2)功能檢查:按照儀器說明書的要求,對儀器的各項功能進行操作檢查。包括儀器的開機、關機、參數設置、測量模式選擇等功能是否正常。檢查儀器的報警功能,如當水樣溫度超出設定范圍或測量結果異常時,儀器是否能及時發出報警信號。 2、零點校驗 (1)操作步驟:向測定儀的反應池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確保水樣無雜質、無氣泡。按照儀器操作規程啟動測量程序,等待儀器穩定后記錄測量值。 (2)結果判斷:正常情況下,零點測量值應接近于零。若測量值偏離零點較大,說明儀器存在零點漂移問題。此時,需要對儀器進行零點校準,按照儀器說明書中的校準方法進行調整,直至零點測量值符合要求。 3、量程校驗 (1)操作步驟:分別配制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濃度應覆蓋儀器的整個測量范圍。例如,對于測量范圍為0 - 400mg/L的BOD快速測定儀,可配制濃度為50mg/L、100mg/L、200mg/L、300mg/L、400mg/L的標準溶液。依次將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加入測定儀的反應池中,按照儀器操作規程進行測量,每個濃度重復測量3-5次,記錄測量值。 (2)結果判斷:計算每個濃度標準溶液測量值的平均值,并繪制標準曲線。標準曲線的相關系數應不小于0.995,否則說明儀器的線性度不符合要求。同時,比較測量值的平均值與標準溶液的實際濃度值,計算相對誤差。相對誤差應在儀器規定的誤差范圍內,一般不超過±10%。若量程校驗結果不符合要求,需要對儀器進行量程校準或維修。 4、重復性校驗 (1)操作步驟:選擇一個濃度適中的標準溶液(如100mg/L),連續進行多次(一般不少于6次)測量,每次測量間隔一定的時間,確保儀器有足夠的時間恢復到穩定狀態。記錄每次的測量值。 (2)結果判斷:計算多次測量值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相對標準偏差(RSD)應不大于5%。若重復性校驗結果不符合要求,說明儀器的測量穩定性較差,可能需要檢查儀器的光學系統、電路系統等部件,進行相應的維護和調整。 5、穩定性校驗 (1)操作步驟:將一個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加入測定儀的反應池中,啟動測量程序,連續記錄一段時間內(如24小時)的測量值,記錄間隔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一般為1-2小時。 (2)結果判斷:分析測量值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在24小時內,測量值的波動范圍應在儀器規定的誤差范圍內。若測量值出現明顯的漂移或波動,說明儀器的穩定性存在問題,需要對儀器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校準。 三、校驗周期確定 1、根據儀器使用頻率確定:對于使用頻率較高的BOD快速測定儀,如每天都有大量水樣需要檢測的儀器,建議每3-6個月進行一次定期校驗。因為頻繁的使用會加速儀器元件的老化和磨損,增加儀器出現測量誤差的可能性。 2、根據儀器使用環境確定:如果儀器經常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使用,如高溫、高濕度、強電磁干擾等環境,應縮短校驗周期,每2-3個月進行一次校驗。惡劣的環境條件會對儀器的性能產生不利影響,導致測量結果的不準確。 3、根據儀器維修情況確定:當儀器進行過維修或更換了重要部件后,應及時進行校驗,以確保維修后的儀器性能符合要求。此外,如果在日常使用中發現儀器測量結果出現異常波動或與預期值相差較大,也應立即對儀器進行校驗和檢查。 四、校驗記錄與報告 1、校驗記錄:在進行校驗過程中,應詳細記錄各項校驗數據,包括校驗日期、校驗人員、儀器型號、儀器編號、環境溫度、環境濕度、標準溶液的濃度和來源、每次測量的測量值、計算結果(如平均值、標準偏差、相對誤差、相對標準偏差等)以及校驗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等信息。校驗記錄應真實、準確、完整,以便日后查詢和追溯。 2、校驗報告:根據校驗記錄,編寫校驗報告。校驗報告應包括儀器的基本信息、校驗項目、校驗方法、校驗結果、結果判斷以及是否符合要求的結論等內容。對于校驗結果不符合要求的項目,應在報告中說明原因和采取的處理措施。校驗報告應由校驗人員簽字,并經相關負責人審核批準后存檔。 五、結論 定期校驗是保證BOD快速測定儀測量結果準確可靠的重要手段。通過做好校驗前的準備工作,嚴格按照校驗項目和方法進行操作,合理確定校驗周期,并認真做好校驗記錄和報告,可以及時發現儀器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處理,確保儀器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這對于環境監測工作的準確性和污水處理工藝的有效運行具有重要意義。操作人員應高度重視BOD快速測定儀的定期校驗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校驗技能和水平。
|